近期,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一条关于快手本地生活业务的疑问:“快手本地生活是不是已经放弃了?我申请认领门店五天了,一点动静都没有,是不是这个业务线被撤销了?”然而,从快手近期的财报和双十一动态来看,这一猜测显然并不准确。尽管相比上半年,快手讲述本地生活故事的频率有所放缓,但并未完全退出这一战场。
在互联网行业,机会总是稍纵即逝,但每当有新的确定性机遇出现时,总会吸引各路玩家纷纷入局,无论是AI还是本地生活。对于快手和小红书这类急于优化商业化模式的平台而言,电商曾是它们瞄准的目标。然而,电商覆盖的是最广泛的用户需求,而更细分、更碎片化的需求则需要本地服务来承载。艾瑞咨询预测,到2025年,国内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将突破35万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.6%。这无疑为快手等玩家提供了新的竞争舞台。
在本地生活领域,快手的表现值得关注。尽管与美团、抖音相比,快手的体量较小,但它在近年来不断尝试新的方向,从布局本地招聘、相亲市场,到试水外卖业务,再到深化与美团的合作,步步为营。然而,快手在本地生活战役中的角色却逐渐趋向配角,这与其缺乏基建、本地基因较弱、地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密切相关。
快手的“老铁经济”在招聘、相亲等垂直服务领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这些传统的线下业务通过直播形式得以快速推广。然而,当面对团购、外卖等更为复杂的场景时,仅依靠直播就显得力不从心。去年,快手推出了本地生活小程序,并融入了团购、外卖业务,但节奏较为谨慎。今年以来,快手似乎加快了步伐,但本地化难题也随之浮现。
用户艺阳在快手刷到了一则本地卤味店的外卖广告,被诱人的美食吸引,随即下单。然而,等待他的却是一连串的糟心事:商家电话无人接听,信息不回,外卖迟到20多分钟,甚至送餐小票上的店铺名与广告中的商家不符。艺阳向平台客服反映,却未得到满意的答复。这种情形并非个例,不少快手商家也反映,在参与秒杀活动时,账号遭到限制,提现困难重重。
互联网玩家追求规模化、高效率、低成本,而本地服务则需要更“重”的运营,包括商家审核、信用管理、商品配送等环节,都需要本地团队的支撑。对于快手而言,搭建本地团队并非难事,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本地门店转化为平台供给。而现阶段,大多数本地门店都被美团牢牢掌握。
面对这一困境,快手选择了与美团合作。今年下半年,在抖音本地生活业务如火如荼的攻势下,快手与美团的关系从“牵手”升级为“深度拥抱”,共同喊出了“百城万店”的口号。美团缺乏内容基因,而快手则希望通过与美团的合作,留在本地生活牌桌上,实现双赢。然而,这一策略也引发了关于快手是否沦为美团流量“分销商”的质疑。
除了快手,小红书、高德、视频号等流量平台也纷纷盯上了本地生活服务这块蛋糕。抖音更是凭借探店业务在下沉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。对于美团而言,与快手合作不仅可以弥补内容基因的不足,还可以借助快手在下沉市场的优势,对抗抖音的威胁。然而,快手在下沉市场的把控力也呈现出强烈的地域差别,北方市场是其主场,而南方市场则相对薄弱。
从快手现阶段本地生活的成绩来看,订单量TOP10的城市中,除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外,其余均为北方城市。这并非快手本地生活的问题,而是平台整体客群的差异所致。在北方市场,快手本地生活的渗透已初见成效,“老铁”基因的契合度也开始显现。然而,在南方市场,快手仍显得像个“外来者”。
尽管快手试图通过强化下沉市场来扩大影响力,但其在南方市场的表现仍不尽如人意。以某足浴店为例,在成都市场,美团和抖音的抢购价均在百元上下,而快手却高达219元,且已售数据远不及前两者。而在吉林长春市场,快手则表现出色,与抖音平分秋色。这意味着,快手在北方市场的渗透已取得一定成效,但在南方市场仍需努力。